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旧) >> 正文

2022年营养毒理学前沿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检验医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2


由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毒理学分会主办、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和成都医学院联合承办的2022年营养毒理学前沿进展学术会议于2022年11月18日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11名专家作了相关学术报告,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疾控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毒理学分会秘书长、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陈锦瑶副教授主持。首先由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毒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张立实教授致欢迎词,表达了组委会对全体线上线下参会人员和会议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的衷心感谢,并对因疫情未能来到现场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遗憾和歉意。随后,中国营养学会韩军花秘书长代表中国营养学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营养毒理学分会的工作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上午的大会主题报告环节,首先由张立实教授介绍了营养素UL的制定原则、程序和方法,并以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对钙UL的制定以及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对维生素D的UL制定为实际案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营养素/食物成分UL制定/修订的若干建议。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万起教授介绍了我国多次修改、调整中国居民碘推荐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历史,详细讲解了碘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UL修订进展。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文杰教授结合他们完成的人群研究和动物研究的相关成果,阐述了维生素D在2型糖尿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徐海滨研究员的报告主要聚焦于非传统营养素-植物活性成分的安全性评价、健康效应评估以及风险收益分析等内容。

下午的大会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张双庆研究员结合硒在体内的功效、体内代谢及形态,阐述了硒的毒副作用取决于其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秀兰教授从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细胞对微塑料的内吞和消除作用、微塑料对动物大脑的损伤作用以及对血脑屏障的损伤作用等方面介绍了微塑料的神经毒性效应及机制,并提出了对微塑料神经损伤等相关毒理学研究的展望。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建清主任医师的报告主要聚焦于目前人体碘营养研究状况、高氯酸盐暴露与甲状腺肿瘤发病的关系及其风险评估等研究进展。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卜迁副教授结合毒理科学研究的现代化挑战,阐述了人体干细胞分化类器官模型和人体器官芯片模型的特点和目前的应用现状,以及类器官模型在营养毒理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郭隽研究员介绍了儿茶酚类物质EGCG对大鼠体内激素水平、生殖器官和代谢通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EGCG在治疗雌激素升高导致的相关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所刘科亮所长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和探讨了大鼠90天经口毒性试验实际操作过程的要点、难点,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李晓蒙助理研究员以案例分享的形式详细讲解了两种风险-收益评估模型及其软件(BARFO和QALIBRA)的应用。

学术报告结束后,张立实教授对本次会议作了简单的总结,他鼓励和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加入营养毒理学分会并积极开展工作,为推动我国营养与健康学科与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张教授代表营养毒理学分会再次对本次会议的协办方和相关会务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对未能现场参会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表示遗憾和歉意,诚挚邀请和欢迎大家以后有机会来成都相聚。

本次会议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学术交流计划和其他各项安排,促进了专家学者和同行间的学术交流,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圆满成功。

上一条:检验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开展“凝心聚力,羽你一起”教研活动 下一条:校领导到检验医学院调研

联系我们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

联系电话:028-62739520

邮编:610500

学院微信平台

一队微信平台

二队微信平台

三队微信平台

四队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