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教研室目前主要由4名教师组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免疫学专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毕业,承担了《临床检验免疫学》、《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其中,1名研究生导师,2名教师为高级职称,2讲师。皆有深厚的医学免疫学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确保了课程的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近5年来,教研室共承担国家级项目子课题2项,厅(局)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3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其中SCI收录文章5篇,并于2012年荣获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奖励。
教研室主任:沈富兵,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免疫学硕士,药理学博士。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中国免疫学学会会员。曾就职于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分别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和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开展过“精制白细胞干扰素口含片”、“聚乙二醇修饰红细胞生成素”、“复方干扰素诱生剂”、“特异性溶瘤腺病毒KH901”、“聚乙二醇修饰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等多种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以及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的实验和技术。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1项、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项目5项、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及厅局级8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MEDLINE收录5篇,中文核心期刊16篇。主编《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技术》论著1部(四川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45万字),参编《临床免疫学检验(中国医药出版社,第2版)》和《医学免疫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版)》教材各1部。近5年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5篇,多次被国际上相关学术会议邀请(如:4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Cell& Gene Therapy,8thEuro Global Summit on Cancer Therapy,5thWorld Congress on Cancer therapy,Antibodies-2015,5thAsia-Pacific Summit on cancer Therapy,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并先后应邀为多个期刊的多篇论文审稿(如: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Drug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Current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frican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Af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邓念华,女,39岁,博士,讲师。1996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1996年-1999年在四川省永星电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工作,获检验技师;2005年7月获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医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临床免疫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至今;2009年考取并攻读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在职博士,于2015年7月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校工作期间参与编著《简明临床检验实验学》(第1版,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第2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技术》(第1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第3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等四部教材;主研完成校级科研项目《SLE患者B细胞抑制性受体FcγRⅡb1(CD32)信号转导缺陷的分子机制研究》和《Foxa基因与人二倍体细胞衰老关系的初探》2项以及省级科研项目《转染FcγRⅡb1(CD32)基因纠正SLE患者B细胞过度活化的研究》1项。目前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综述及论著8篇,其中SCI一篇。